(资料图)
新华社成都4月4日电(记者卢宥伊)熊熊篝火,伴随着高亢的音乐,春天傍晚的四川巴山大峡谷景区核心地带,宣汉县渡口土家族乡中沙坝广场上,外地游客与当地村民跳起了欢快的巴人钱棍舞。
宣汉县是土家族钱棍舞之乡,钱棍舞是一种载歌载舞的民间艺术形式。当地土家族群众向游客热情介绍,为了祈福,先民将铜钱装进竹棍,在舞蹈中不断敲打,他们相信铜钱发出的响声,能够辟邪招财、保佑平安。如今,这一民俗已成为巴山大峡谷景区的保留节目。
当地民众在表演巴人钱棍舞。新华社发(张平摄)
“来巴山大峡谷旅游,不仅放松了精神,还了解到了有趣的巴文化民俗。”来自重庆市万州区的李先生跟着载歌载舞的土家族妹子舞动着身体,他右手挥舞着钱棍,敲打肩部、臂部、腰部及脚部,循环往复,钱币在竹棍里,发出脆响。
“我们这里的土家族妹子人人开口会唱,抬腿会跳,但当地少数民族舞蹈过去主要凭言传身教,大部分群众并不知其背后的历史底蕴。”渡口土家族乡巴山民俗艺术团团长黄金美说,2015年,宣汉县打造巴山大峡谷文旅扶贫景区的同时,县里开始推行文化特派员制度,派来宣汉县文化馆的向海燕老师,为景区群众编排舞蹈队形,还传授许多舞蹈背后的文化背景。如今,当地百姓几乎人人都能向游客“摆几句巴文化的龙门阵”。
图为宣汉县文化馆的文化特派员向海燕老师指导渡口土家族乡土家族群众跳“筛米舞”后的合影。新华社发(张平摄)
宣汉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陈小双介绍,为了将巴文化、土家族文化、红色文化资源注入到当地旅游之中,宣汉县试点推行文化特派员联系指导制度,召集以宣汉县文化馆和宣汉县文联各协会专业老师为主的文化专业人才、在外工作的宣汉籍乡贤能人、国内知名文化名人等深入基层,通过结对子的方式,定期帮扶指导基层文化队伍。一大批文化特派员,带着使命和技艺,把文化技艺培训到群众家门口和心坎上。
“目前,我们已经聘请文化特派员20名,开展各类指导培训活动200余次。”宣汉县委宣传部副部长蒋尚容介绍,在一大批文化特派员的精心指导和培育下,巴文化的传播推广结下了硕果。80余个由当地农民组成的民间文艺团队,开始自编自创巴文化歌舞、小品、戏曲节目,在基层巡回演出。
特色文化产业还助推了当地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渡口土家族乡的村民于涛在文化特派员的指导下,在自己经营的“于氏吊锅楼”搞起了表演。得益于特色表演,他家生意火爆,每年七八月,常常“一桌难求”,年收入可达40余万元。
Copyright 2015-2023 亚洲外贸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 京ICP备2021034106号-51 联系邮箱:5 516 53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