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生命之源”,人体一旦缺乏水分,身体各个部位都可能罢工—— 血流量下降,氧气不足,神经功能变弱,皮肤脆弱,代谢不畅,机体运行受阻,脏腑异常 ……因此,很多人很重视水分的补充,特别是一些中老年人,不管去哪儿,都喜欢带着水杯。
而白开水和茶水作为很多人的“心头好”,就出现了 “哪个更健康?” 争议”:
◎有人觉得白开水是最简单、最健康的饮用水之一;
(资料图片)
◎有人觉得茶可以提供多种营养物质,更好~
那么究竟谁更甚一筹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白开水 “百无禁忌”的补水饮品
白开水不含糖、咖啡因、色素等添加剂,因此没有太多禁忌人群,无论谁, 无论什么状态,都能适当饮用 。
且每天保持充足的饮水量,对人体皮肤、血管、肠道健康等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①维持好皮肤: 皮肤水分充足,新陈代谢快,不易长皱纹、色斑等,更显年轻态;
②减少呼吸道疾病: 呼吸道粘膜相对湿润,分泌的黏液有助于减少病菌入侵;
③血流更通畅: 水分充足,有助于血液运行流畅,血栓风险相对更低;
④预防便秘: 充足的水分能防止大便干燥,预防便秘;
喝水,有个合适的量
对于白开水,更多需要注意的是量的问题。
“每天要喝8杯水”的说法流传甚广,也有不少人坚持照做,但其实这个标准并不适合所有人。
1、普通人群的饮水量标准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指出,低身体活动水平下的 成年男性每天应喝1700ml,成年女性每天应喝1500ml。
而如果天气热、空气干燥、出汗多等,则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饮水量。
2、特殊人群要控制饮水量
①正在服药治疗胃溃疡的患者: 药物中含有硫糖铝、氢氧化铝凝胶等物质,会对胃粘膜形成保护,若喝水太多,可能会降低药效,不利于病情的恢复。
②慢性肾病患者: 肾功能受损时,喝进去的水不能正常排泄到体外,因此要控制饮水量。
一般,患者出现少尿(尿液量<400mL/天)或合并严重心血管疾病、水肿时需适当限制水的摄入量,以维持液体出入量的平衡。比如,全天适宜的水量(包括喝水及饮食中的水液)= 500ml+前一天小便量。
③尿毒症患者: 此时的喝水量需要根据自己体重的变化来决定。
每天可以固定时间称量体重(排尿后早饭前比较合适),每天体重的增加不宜超过体重的0.5%;另外,两次透析期间体重增长<3%,从而保证透析效果。
④心衰患者: 大量饮水会造成回心血量增多,从而增加心脏负荷,加重病情。心衰严重者,饮水量甚至需控制在800ml以内,具体要遵医嘱。
茶水 身体“调节剂”
茶叶中富含多种药性成分,像 茶多酚、茶多糖、生物碱 等,而且人体所必需的86种元素中,茶叶含有 28 种,因此常喝茶可以作为身体“调节剂”,帮助减轻一些患病风险。
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①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率
《欧洲预防心脏病学》杂志上发表了一项研究,纳入了100902名18岁以上的研究对象,进行了长达17年的随访发现:每周饮茶≥3次的人相较于<3次的人,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下降了约20%、死亡率下降了约22%、总死亡风险降低了约15%。
②辅助降压
美国心脏学院汇总了21项有效研究,共纳入1323名研究对象发现,与不喝茶者相比,喝茶者平均收缩压降低1.8mmHg,舒张压降低1.4mmHg,且喝茶超过12周者降压效果更为明显。
③利于减肥降脂
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发现,茶叶中的复杂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简称EGCG),可以通过增加棕色脂肪产热来消耗过剩的能量,从而达到辅助减肥的作用;
同时,又可以抑制小胶质细胞,降低下丘脑炎症,以改善体重,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
喝茶,讲究“四个不”
茶叶,并不是人人都能喝,也不是随时都能喝的:
1、不适合喝茶的人群
患有神经衰弱、失眠、甲状腺机能亢进、结核病、心脏病、胃病、肠溃疡的病人都不适合饮茶,尤其是浓茶;还有哺乳期或怀孕妇女和婴幼儿也不适合饮茶。
2、晨起、睡前不品,餐前、后不饮
晨起空腹喝茶会稀释胃液,降低消化功能;茶有提神兴奋、利尿作用,睡前喝会影响睡眠质量。更建议上午十点左右饮茶。
茶碱能抑制胃液分泌,饭前喝茶不利于消化吸收;饭后立即喝茶,茶中的鞣酸,会影响人体对蛋白质、铁质等的吸收。所以建议饭后1小时喝。
3、服用部分药物时不喝
一些需要服用镇静助眠药物、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人群,不建议饮茶,因为茶叶内含有的茶碱等成分会降低药效,对于病情的控制较为不利。
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4、不宜过浓
浓茶中含有较高的氟,常喝浓茶会损害肾脏,增加肠胃负担,还容易引起“茶叶型氟中毒”。
因此,健康的成年人一日饮茶12克左右,每次3克,用150毫升水冲泡是适宜的。
总的来说,喝茶和和白开水没有孰优孰劣,最重要的是合适和适量。
牢记四点,正确补水更健康
不管是喝茶还是白开水,都需要注意4点:
1、主动喝
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因为口渴,其实是身体明显缺水的信号。随着机体失水量增加,还会伴随尿液颜色加深、皮肤干燥、口舌干裂、声音嘶哑及全身软弱等表现。
所以最好 每隔半小时补充一次 。
2、慢慢咽
即使口渴了,也不要大口喝水。如果大口喝下太多水,会导致水分快速进入血液,经过肠内吸收后血液会变稀,短时间内的循环血流量就突然增加了,容易加大心肌耗氧量, 加重心脏负荷 。
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正确的方法是, 小口慢饮 ,尤其是本身有心脑血管问题的人,更要慢慢喝,少量多次饮用为宜。
3、别太烫
过热的水(超过65℃)会 烫伤食管黏膜 ,长期如此,食管黏膜反复损伤-修复,容易引发炎症甚至癌变。
Copyright 2015-2023 亚洲外贸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 京ICP备2021034106号-51 联系邮箱:5 516 538 @qq.com